根據調查顯示,在「戀人一族」中,以戀愛對象僅1人的比例最高,佔81.51%,其次是2人,佔11.28%,表示對象為3人或4人的比例合計佔7.2%。由此觀之,所謂腳踏兩或多條船的「劈腿族」約佔18.49%,將近兩成。而當問及全體受訪者「認為戀愛對象與發生性關係對象是否一定相同」時,74.69%受訪者很忠貞的表示「一定相同」,但也有25.04%表示「不一定相同」。換言之有兩成五受訪者接受「性伴侶與戀愛伴侶並存」的觀念。
那麼這些職場男女對「性」的態度與實踐又是如何?調查顯示,34.68%受訪者表示「0個」,也就是沒有性愛對象,50.94%表示有「1個」;8.68%表示「2個」,3.24%表示「3個」,2.46%表示「4個以上」;這個結果顯示有14.38%左右的受訪者擁有多個性伴侶,與先前18.49%受訪者腳踏多條船的結果頗為接近;而在問及「戀人一族」「平均性愛頻率」時,大多集中在「每週2~4次」,佔36.61%,其次是「每週5~7次」,佔19.52%,第三是「每週一次」,佔11.99,另外也有7.84%是「每週8次以上」,6.64%為「兩週一次」,4.42%「一個月一次」,以及2.90%的受訪者表示「久久才一次」,比較特別的是,另外有10.09%的人說自己只有「精神戀愛」,也就是柏拉圖式戀愛,只有精神交往,沒有性愛。在加權計算後,台灣職場F世代每年平均做愛次數為159次。
世人習慣把那些男女之間沒有性關係的感情稱之為柏拉圖式的戀愛,即等於沒有性的精神戀愛。
沒有性的精神戀愛果真存在於塵世中熙來攘往的男男女女之間嗎?這是本文所要找尋的答案。
首先,我們可得回顧歷史,探討一下,為何這位活在西元前的偉大希臘哲學家會被後人拖進男女的愛情圈子裏面去?為何他的名字會被世人濫用,當做一個球那樣,世世代代在人的嘴巴之間拋來扔去?
柏拉圖出生於西元前427年,逝於西元前347年。當柏拉圖去世的時候,中國的孟子(西元前372-289)正好是一個約25歲的青年男子。柏拉圖是西洋理想哲學的創立人。他的理論是:當一個人出生的時候,真、善、美這三個概念已潛伏在其靈魂裏,只是人們不知道它們的存在。“人好像是一個監犯,戴著枷鎖,坐在一個洞穴裏,眼睛被強迫向著牆壁看。在他背後所發生的事情,他只能看到火光在牆壁上晃動的影子。這樣他把牆壁上的影子當做事實。”
柏拉圖認為,人生最大的成就是經過辯證式的思維而理解到真、善、美的理性概念。他又進一步創立了靈魂和肉體相對立的二元論。
柏拉圖的這些高超的理性哲學本來就是凡人所難於理解的。經過凡人腦子裏的篩子的過濾,柏拉圖的高深哲學概念只滲出來一些凡人僅能一知半解的點滴。凡人又再把那些一知半解的點滴跟塵俗世欲交混在一起,於是得到一個誤解的信念:男人和女人可以在靈魂裏面談戀愛。柏拉圖式的戀愛概念便應運而生。
古往今來,崇尚柏拉圖式的戀愛的幾乎都是女人。這些女人大多數是在思想上對肉體的性愛患有討厭、歧視、排斥性的毛病。她們拒絕面對性的事實,莊重聲言:惟有柏拉圖式的愛才是最真、最純潔、最崇高的愛,因為那是靈魂的戀愛;一對男女在靈魂裏面追求真、善、美,那該是多美麗的境界!若把那污穢、醜惡、猥褻的肉體的性跟精神式的靈魂之愛混雜起來,那簡直是污辱了真愛。
崇高的理論,但完全不切實際:
不可否認,世界上沒有愛的性到處皆是。沒有愛的性只不過是圖一時的肉體快樂,或者是逢場作戲,的確沒有什麼美感,也沒有什麼深意。
相反的,帶有性的愛不但是美麗,而且富有滋養性。因為性是愛情的血液;沒有性的愛等於是沒有血液的軀體,與沒有生命的洋娃娃無異。
男人均重視性,對柏拉圖式的愛不感興趣,而且他們能夠把性和愛像油水般分離開來;對他們來說,沒有愛的性是一種輕鬆、愉快的娛樂。但是,當一個男人愛上一個女人的時候,他的愛裏面必有強烈的性欲存在;他願意等那位女子一段時間。可是,當他發現,他會永遠得不到後者的性愛回饋,他便會轉舵向它方發展,把興趣轉移到他所能得到的女人的身上。
有這樣一個實例為證:
我認識一位元美麗的中國女士。她成長於一個思想古舊的家庭,自己又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她的思想被古老的道德觀念和嚴謹的天主教教條雙重地捆鎖著,對愛情產生一種不正常的看法:真正的愛情是清一色地由羅曼蒂克的因素組成的,與性無關。她自己的性知識是零,但對性卻有很強的偏見:愛是善純,性是罪惡;愛是美,性是醜。
當這位女士到了該結婚的年齡,她就在追求她的男士們的中間選擇了家世最好的那一個做她的丈夫。她當然是一個處女新娘,在洞房之夜,她首次面對性的現實。她本來對性就有很壞的偏見,又加上她發現她極為討厭她的新婚丈夫的裸體;他身體的一切:身形、皮膚、體味,她都討厭。從此之後,她對性憎惡萬分,儘量找各種藉口,逃避跟她的先生搞“做愛”這種可憎又可怕的事情。
結婚數年後,這位女士遇到一位風度翩翩、溫文爾雅的男士,令她一見傾心。男的是一個已經結了婚的人,但女的對此並不在意,因為她只感興趣跟這位男人搞柏拉圖式的戀愛。
誤會就出在這裏。女的對性沒有興趣,而男的興趣只在性的那方面。那位男士雖然是有妻之夫,但卻是個情場老手。他對這位美麗的少婦產生性的興趣,於是對後者大施唐璜手段,對她稱讚不絕口,說她從頭到腳都漂亮,她身上沒有一點是他所不愛慕的。女的陶醉在男子的甜言蜜語,多情的態度,眉目的傳情,天花亂墜似的讚美中,以為找到了真愛。
當男的要求跟她做愛的時候,女的天真地拒絕:“我們這樣談柏拉圖式的愛不是很美嗎?為什麼要用性來把我們純真的愛情醜化呢!”
男的聽了,心裏啼笑皆非,下決心退出這一場吃不到甜頭的愛情遊戲。他客客氣氣地跟那位女士告別,到另外一個對方去了。
男士走後,女的心情痛苦,日夜思念著他,長年累月在等著他,期待他有一天會回到她的身邊。
這位女士恰似一個愛情囚犯,戴著痛苦的感情枷鎖,坐在自掘的洞穴裏。她一邊目不轉睛地死盯著那個在牆壁上搖晃著的影子,一邊在幻想、夢想、妄想,把所有的希望和憧憬都堆放在那個捉摸不到的影子上。她只顧癡迷在那段柏拉圖式的愛的影子中,不願意扭過頭來面對現實:她在那裏死念著、死等著的男人早已把她忘懷了。
【資料來源:9999汎亞人力銀行;轉載自:兩性風暴 作者:池元蓮 出版社:鄭州大學出版社】
留言列表